自己学校不错,虽然不是清北复交,但找一份好工作、应该不太难,但想去顶尖名企,同行PK的高手如云,好像心里有点没底。
——该怎么办?拼还是不拼?如果要拼,怎么做才有胜算?
还有很多同学,对自己所学专业、对口就业方向,谈不上热爱至极,但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,但内心又隐隐觉得不够确定。
——这就是我最终要选择从事的职业吗?这是我最好的选择吗?我还有别的、真正让我「心动的offer」吗?
他早早拿到了专业内、人人向往的顶尖企业实习,实习8个月却最终选择放弃,从0开始探索。
最终,在秋招拿到了自己最心动的offer,年薪23W+京东物流管培OFFER。
究竟是什么,让他放弃了世界500强外企实习?他是怎么思考的?如果是你,又该如何选择职业方向?我们一起听他讲。
*以下正文改编自
思成20届学员Francis(化名)求职专访
本文略长学委在文末等你
我的大学,其实和很多人都一样,大一入学都一样,什么都不懂,我凭自己朴素的认知,给自己做了个简单的规划:
大一尝试各种新事情,大二再搞搞社团,大三做比赛,丰富下个人经历,大四找工作还是考研,视情况而定。
虽然偶尔也会质疑人生,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忙啥…但至少自己是按照规划充实的过每一天,也就安心了。就这样,我度过了大一萌新阶段,大二做社团的忙碌生活。
学校有不少社团,社团搞活动、比赛啊,就得去外面找企业,拉赞助、寻找商业资源扶持;
而校园周边不少的商家,主力客源就是校内大学生,可是想要触达学生,就要办活动,达成自己的商业目的。
但是,社团和商家之间互不认识,中间很难对接上,所以缺钱的依旧缺钱,想搞宣传的也老搞不起来!我想:能不能利用互联网,做一些什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?
我上大二的时候,移动互联网才刚刚兴起,而我们专业,让我对电商的模式很感兴趣,身边刚好也有一些技术很牛的小伙伴,我们决定凑在一起做点什么。
于是,我们就做了一个校园商务信息聚合的平台,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性来打破信息不对称,对接社团和商家之间需求,感觉超赞的!
我开始留心和比赛相关的信息,恰巧当时我们学校发起了一个创业扶持比赛。我就开始研究,我能不能参加。
上一段“对接社团和商家”的经历,带给我灵感:大学生和商家之间,还有没有商机可循呢?
经过一番调研(其实主要靠想),我发现:我们学校摄影师资源缺口非常大。
比如一些学长学姐拍毕业照,一些班级和社团要搞活动,都有专业的摄影师需求,但是学生群体vs摄影师,尤其校园周边也没个影楼啥的,也对接不上,这就有商机了!
而且这一次更巧的是,正好有个小伙伴,自己有线下摄影工作室,我们一拍即合:建个团队参加比赛,利用O2O(Online To Offline)模式,把人像摄影这个业务串起来。
从初期筹划、到中期运营、后期推广,一步步走来,就到了最后答辩的环节:
我们只有3天时间准备,为了能够更吸引评委的关注,我们决定舍弃传统的PPT展示,采用手绘动画来呈现、我们这个项目发展的全部过程。
自己做的决定,通宵也要完成……为了这个答辩的动画,我们团队小伙伴连夜加班,一帧帧地画,然后一帧帧地拍,再连夜把动画剪辑出来,整整64G的U盘全都占满了。
虽然过程很艰辛,但是整个团队,为了同一个目标,一起熬夜奋斗,这种感觉太奇妙了,让我超级骄傲和开心!当时也默默想过,如果以后能在这样一个团队里工作就好了。
当然!我们这个项目,也获得了多个国家级奖项,结果也是很好滴!
就这么一边玩、一边打比赛,到了视情况而定的大三期末,折腾了三年的我,决定收收心,考研。
理由简单到有点儿任性:我不讨厌自己的专业,那为什么不读研深造呢?这样既能深入学习专业知识,又能为找工作增加竞争力。
如果说之前读本科的时候,折腾就够了,尝试就行了。研究生就没有任性的资本了,毕竟也不打算读博,是时候思考职业问题了,实习啥的也该安排上了。
思来想去,因为我对自己的专业挺喜欢的,又考了研,所以首选专业内就业;
我学的是物流专业,相关企业首选就是英特尔,既是世界500强,又是制造业供应链的龙头企业。
但是有个小问题就是,英特尔不好进:毕竟是外企,对英语要求高,我周围很多同学会觉得不好进,又招不了几个人,多半就是白费功夫了。
当时正值4月份,临近毕业季,我觉得很多上一届在职实习的学长学姐该答辩了,那肯定会有提离职的,那实习生岗位应该会有很大的空缺,这就是我的机会啊!
比如,每天刷我们学校的就业网,参加一些校内宣讲会、关注一些推送实习的公众号之类的。
盯得过程中,我就把自己的简历准备好了,一出信息,我立刻就投。
差不多关注了有2个月左右吧,我迎来了第一个英特尔实习面试机会。
一收到面试通知,我赶紧找在英特尔实习的学长打听消息,比如:
这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什么样子,一般喜欢哪一类人,部门的大体工作流是什么样的,哪个方向老板比较关注之类。
在得知英特尔当时招聘的实习岗位,对技术有一定的要求,我还自己简单做了一些小程序,希望能够通过作品,证明自己的能力。
虽然当时投递的只是英特尔的日常实习,但是面试的标准可一点都没降低,会要求应聘者做英语自我介绍,并且会有一些英文提问。
我也提前做了准备,但是等到正式面试的时候,真的是太紧张了,导致英文提问我回答的不是很好,内心一度觉得,完了,这次八成是没戏了…
但不能放弃,得想办法弥补一下:在面试官用中文提问的时候,也主动要求用英文回答,自己给自己“加戏”。
我在英特尔的供应链部门实习,一开始还是有些新鲜感的,但随着“激情”退却,理智回归,我发现:
英特尔确实很成熟,很先进,很流程化,但与此同时,也很模板化。在英特尔的工作必须严格按照默认的操作规则来执行,能够改变和创新的地方并不多。
整个实习的过程,我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,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,这么做能创造什么价值。
我可能在这个系统上,监控一些缺货的件儿,然后就下单,几乎每天都是这样的过程,可是我不知道这个系统为什么这么设计,系统和业务之间的联系是什么,我试图理解过,但是我失败了。
当然,我没觉得这种工作有什么不好,不过,好像也没什么好的。我开始质疑:
这份工作这真的适合我吗?这是我未来30年想要从事的工作吗?
不仅如此,我还了解到:我们一般就业方向是制造业供应链方向为主,也有其他学长学姐去到一些第三方物流企业或者传统物流企业,我私下了解后发现,这样的工作氛围也不是我想要的。
就这么边做、边迷茫,时间就走到了在英特尔实习的第8个月,研二下学期。因为心里有没打开的结,我一直在寻找答案:我到底能去哪?
我本科的一些同学,都找到了满意的工作,他们有签在百度,有的签在了联合利华,有的签在了京东,而他们有一个共同点——加入思成了,思成成功引起了我的关注。
当时正好思成举办了一个「华为秋招OFFER分享会」,我就报名参加了。
在华为的秋招分享会上,思成的导师拿着我身边同学的经历,给大家解析当面的秋招趋势,那个瞬间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感受:
这些拿到牛掰OFFER的人,就是我身边的同学,好像我们的经历差不多,TA可以,我为什么不可以?
分享会结束,我决定:找翔哥(学委注:孔翔,思成创始人&CEO)聊聊。
跟翔哥聊完,我第一次意识到:之前因为没有系统的了解过求职这方向,在现有认知水平下,还是会有信息不对称。
而这种信息不对称,真的会让我们排除掉很多自己可能的发展方向。
就拿我自己来说,我发现除了传统制造业,我其实有很多新的方向可以去,比如,网易考拉的供应链部分,京东物流,阿里的菜鸟裹裹等,让我格外眼前一亮!
没想到互联网公司,原来也有物流部分,而这些方向既有互联网公司的特点,普遍高薪、扁平化管理、氛围轻松,符合我对工作的期待,自己的努力和价值能体现出来,同时又与我物流专业相结合。
这明显跟我之前目标的传统制造业岗位,非常不一样,是我的心动offer选项啊!
我忽然想起来我本科的互联网经历,无意间跟我现在的经历就串联起来了!——原来命运早就在我生命里埋下了彩蛋——我想,我不如就互联网+物流方向求职吧!
说起互联网+物流,最佳选择莫过于京东了,既有互联网,又是物流见长的,我的下一个实习目标,就投它了!
当时我已经在英特尔做了8个月了,我找了思成导师聊了聊,导师帮我分析了当前的局势:
英特尔的实习经历已经拿到了,既然已经明确自己的兴趣点不在这边,趁着还有时间,应该出去看一下,因为没有了解清楚就做了决定,以后可能会后悔的。
这次谈话,坚定了我从英特尔离职的心,我这边辞了,就马不停蹄的开始找京东实习。
我第一次收到面试,是京东物流市场营销部门,但是第一轮就挂了,面试官说我营销思维差一点,后来想想,我也觉得自己不适合。
但这不影响我再接再厉,凡是京东的实习,坚决不放过。
大概一个星期之后,我收到了京东的第二个面试,这次是京东商城的产品运营岗位,属于大类供应链的一种。
第一轮是一个简单的电话面试,经历大概是问了问上段实习都做了什么之类的。
第二天就接到了下一轮面试通知,我赶紧买了火车票,去北京京东总部参加下轮面试。
虽然我没有任何互联网相关的实习经历,但是本科阶段的互联网经历,很给自己加分。
面试官主要围绕我的经历提问:大学本科四年,都做了什么?英特尔实习,都做了什么?本科的人像摄影O2O比赛,都做了什么?……
当时的我,虽然既不知道什么是产品运营,也不知道什么是产品经理,但是得益于之前英特尔和本科的互联网实践经历,对电商平台供应链的理解很好,获得了面试官的肯定。
原来真的有这样的工作,大家可以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熬夜奋斗,有什么问题大家,可以拿出来共同探讨解决的, 确定这就是我想要的!
当时我们有一个上线活动,半夜出现了一个bug,需要紧急处理,不然会造成很大的损失、甚至会成为公关问题;
为处理这个问题,我们整个团队周末加了两天两夜的班,紧急配合、一致对外,最后给出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,超级爽!
但是,随着对产品运营整个岗位了解的不断加深,我又发现了问题:
很多时候,我只能通过数据或者一些用户的反馈,规划产品方向提产品设计需求。
我自己没办法参与到这个产品的设计中,最后的产品也和我最初的预想有些偏差,这让我有点不爽,我也想自己设计产品!
我在想,既然产品设计更加符合我的兴趣点,我能不能去做产品经理呢?
于是,在接下来的几次封闭开发的过程中,我会有意接触产品工作,去了解对方是在做什么事情,去看这个岗位的入门门槛在哪里。
这个过程中,我其实是有一点迟疑:这么冒险转岗,真的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吗?这个结果真的适合我吗?
但是转念一想:实习不就是试错吗,像我这种在目标大类方向里试探,差也差不了哪去,就是坚定不了方向,我还能获得经历。
都说没有平白无故的经历,没有没价值的经历,就算这不是我之后从事的工作,但跟我之后工作强相关呀!
像我之前在英特尔的8个月的实习,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一种试错,但当时在英特尔实习工作中接触到的采购、库存工作,后来在京东商城供应链实习的时候,也有涉及到,理解起来就会比其他同学快很多。
因为京东是鼓励内部调岗,鼓励员工去尝试新的东西,所以,想清楚之后,我就开始实时关注产品部门的机会。
在一次项目结束后,我得知产品那边有岗位缺口,我就抓住机会表达自己想要去做产品的意向。
因为都是在一个项目组,合作也是有一些了解,产品组的领导觉得我还挺有产品思维的,再加上我本科的经历,其实是有画原型图的经验。
就由产品部门领导出面,到我们所在的运营组挖人,我顺利的成为了产品组的一员。
因为设计出来的东西,比如购物车营销,会员礼包等,都是以功能或者是软件化产品的形式客观存在,我自己能看得到的,大家也能看到和使用,这让我觉得很爽!
工作起来,每件事都很有成就感,这个,正是我一直寻找的理想工作啊!
因为在京东物流实习的时候,老板跟我说部门有HC(head count),可以帮我申请转正,所以我没有参加暑期实习,差不多半年左右时间一直都在京东实习。
当然,求职不仅求理想,还要求稳,不能一棵树吊着,没有拿到正式OFFER之前,我觉得我还是得准备准备秋招。
第二,在个人足够努力的条件下,晋升速度是不是够快?
第三,薪酬和涨薪速度怎么样(理想重要,还是要吃饭呐!)
我调动理科生思维,先锁定了一些“企业+岗位”,然后找思成的导师,帮我一起排了优先级,最后给自己设定了几个秋招投递层次:
第二层级:科技创新行业的供应链(华为或大疆的供应链)、其它电商网站的产品经理或供应链规划(字节的电商用户产品经理、网易考拉或者严选的供应链管培岗);
第三层级:其它互联网TO B的产品经理(360的政企安全产品助理、在线教育的商家后台产品经理);
之所以把京东,再次列为自己秋招首选目标,是因为在京东实习期间的经历,结合我自己的个人情况,我觉得我在京东、会有更多的发展空间:
比如我在京东物流部门,我可以在京东多个供应链系统之间调动,例如从仓储系统跳到了配送系统;
比如我现在做仓储部门的产品经理工作,我还可以往仓储系统规划这个方向发展;
比如说我现在做京东物流的产品经理,我还可以去做京东商城的供应链产品经理。
确定了投递方向,就要做关于面试相关的储备了,思成的经历提炼方法,给了我很大的帮助:
同样一段经历,如果你不梳理,表达出来的东西就会很空;但是如果你能够按照一定的方法,把故事写下来,再讲出来,别人就会有兴趣。
如果能够在梳理经历过程中,设计一些小铺垫,引导自己和面试官互动起来,把你的优点更有针对性的表达,整个面试过程就会更加可控,当然也会很加分。
像我的第一个秋招面试,面字节跳动产品经理的时候,那时候对自己的经历就不够熟悉,再加上紧张,第一轮就是很机械。
我当时还给面试过程录了音,想要复盘的时候用,回头一听,真的是太傻了。
不过因为当时很幸运,第一轮面试官是一个很擅长挖掘闪光点的人,一直启发我,给了我一些很好的回答思路,比如:
把面试当做正常聊天,把你平时工作的内容说出来,把你的思考说出来就行,这些在后边的面试中,很给自己加分。
因为提前做了经历提炼,再加上增强了和面试官的互动,后边的二三四轮就很顺畅了。
我以为终面面试官会跟我谈人生、谈理想,结果:他跟我谈编程!
这段经历简直是噩梦般存在,话锋犀利的问了我一道SQL题、一道编程思想的二分法题、一道估算ROI题(请注意,我面的是用户产品经理)。
结果可想而知,我在没准备和盲目自信的时候,答的是有多糟,最终断送了我和字节跳动缘分。
但也是得益于秋招第一场,就遭遇这么高强度的面试,我后边的面试就比较顺畅,基本自己面过的,都拿到了面试通知。
后边陆续收到了360、中兴等企业的面试,当我正在紧急备战的时候,我的京东Offer来了!
既然已经是首选,拿到了我就果断上岸,放弃了其他的所有面试,结束秋招。
在我的面试经历中,研一就发了SCI一区论文、拿了国奖、研究生成绩一直是专业前三,优秀研究生,这些都很给我加分。
你如果学习本职工作做不好,怎么让面试官相信,你可以胜任工作呢?
第二,如果你还有充足的时间,多去实习体验,不要瞻前顾后担心太多,不管怎么样,先找一个方向做起来。
我要不要从英特尔离职,去盯一个我没接触过的京东物流实习?我在京东,要不要从已经有经验的产品运营,调去做从0开始的产品经理?
之前的经历,面试官会看中吗?我将要选择的这件事,真的适合我吗?这个结果是我想要的吗?未来到底是怎么样?
这些我也会担心,可是如果你不试错,你永远没办法得到一个更正确的答案。
不断小范围试错的过程中做微调,其实是更科学的一种方案。
当然,如果你觉得自己做起来没有方向,或者没有办法凭自己完成这些事情,比如:
掌握校招准备+应聘各个阶段的节奏,掌握各种招聘信息源,提升自己的面试技巧和培养职业素养等等
大学期间,我们所有人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:想清楚自己未来的职业选择。
学委想说:你可以暂时想不明白,但是你得去想,得通过探索、实践,让自己想明白,找到问题的答案呀!
你可以像我们的主人公这样,先有决策、再用体验去校准:早早瞄准大方向,按部就班的一步步去实现,在具体过程中进行战术微调,接近自己理想的轨迹;
你也可以选择先体验、再进行决策:在不断探求、校对过程中,不断排除自己不想要的,划出自己兴趣点,得到结论。
但千万不要因为暂时想不明白选择视而不见,等到把事情搁置到拖无可拖、秋招扑面而来,再发现这个问题,时间就来不及了。
归根结底,你要认识到:想明白自己将来做什么,是大学最重要的任务。
而这个任务,是一个将影响你半个人生重要决定,很值得我们用更严谨的方式对待。
PS.故事太精彩,一个看不够?这里学委推荐一篇往期学员故事,点击下方蓝色字,即可阅读:
《腾讯25W+年薪OFFER:她如何从零经历、到拿下5个比赛+4个实习?》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思成实习校招